[发改局是做什么的]县发改局在产业扶贫项目培训会上的讲稿

【www.myplaymate.cn--培训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能有机会与大家探讨交流产业扶贫项目的谋划、申报和实施方面知识,深感荣幸。下面,我就产业扶贫规划的编制要求、项目谋划的范围、项目扶贫的方式、中省扶持的重点,以及怎样谋划、申报和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个方面进行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扶贫产业规划的编制要求

  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三五”期间,我县要打赢精准脱贫的攻坚战,圆满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关键在于群众的腰包能不能鼓起来;腰包能不能鼓起来,关键在于产业能不能发展起来,这是一条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链条。可以说,没有产业支撑的脱贫致富,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引领群众精准脱贫,这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

  这次我们编制精准脱贫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2018年),目的就是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强化政策扶持,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通过政府主导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互动、现代园区牵动、能人大户联动、干部帮扶促动措施,引导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广泛参与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生产经营活动,分享收益,提升贫苦户的自我造血功能,带动和扶持贫困户稳定增收,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为确保产业扶贫规划高站位思考、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结合县域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谋划产业扶贫项目时,我们应该把握好几方面重点:

  (一)项目谋划目标

  1、壮大特色产业。通过短期与长效相结合、种养与经销相结合、主体与贫困户相结合,快速形成支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力争2018年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2、提升扶贫效益。涉农惠农项目按计划逐年向贫困镇、村集中、倾斜,优先扶持具有产业基础的贫困村、贫困户,提高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促使贫困村、贫困户快速增收脱贫。

  3、稳定脱贫增收。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一户一技”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布局,推广应用新技能,力争使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项致富产业、主要劳动力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有1人稳定就业。确保到2018年全县6.34万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就业、生态补偿、教育医疗、兜底保障等脱贫措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二)项目谋划原则

  一是产业带动,主体联结。坚持把带动贫困户增收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培育和扶持市场主体,盘活和流动社会资源,引导贫困户土地入股、联户经营、劳务就业和参与发展,建立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增收脱贫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最大限度地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探索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产业精准扶贫新路子。

  二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与周边地域资源、自然条件、交通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我们在编制产业扶贫规划时,应坚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水则水等原则,充分立足当地资源禀赋,选择最适宜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扶贫重点。(如:南部山区的茶叶、药材、食用菌、林下经济……北部山区的冷水鱼、娃娃鱼、畜禽养殖等……平坝地区的设施蔬菜、花卉、桔柑、猕猴桃、瓜果……)不同乡镇因地理位置不同,可供选择的产业发展也不同。因此,我们在选择产业发展重点时,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少而精,规模化,标准化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每个镇规划的主导产业不超过2个。

  三是多规合一,融合发展。去年,我们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充分考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城乡建设等方面专项规划的衔接和融合。这一次,我们在编制产业扶贫规划时,同样要坚持“多规合一”的工作思路,要切实将产业扶贫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特惠政策与普惠政策紧密衔接,政府力量和民间资本相互补充,充分发挥各行业部门和社会各方面优势,集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使产业扶贫规划能够精准到部门、精准到企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切实可行,有序推进。使产业发展真正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平台和途径。我们要结合贫困镇村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地方产业特色,做强产业基地,壮大龙头企业,延伸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物流运输、电子商务等农产品链条,着力构建“一镇一至二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产业发展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接二连三”复合业态发展,创新特色农业产业脱贫新模式。

  四是市场导向,注重长远。一个产业能否发展壮大关键在其产品的市场占有能力。编制产业扶贫规划要充分把握市场规律,注意研究市场的新变化,切忌盲目“跟风”。就我县而言,绝大部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产业链条短,农民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较少。由于产业链条不完善等原因,一些地区农业产业成规模后紧跟着就出现了“卖难”问题。这次编制产业扶贫规划,就是要结合农业供给侧改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重筛选一大批基础好、产业强、产业链条长、与贫困户联系紧密、扶贫积极性高的项目,着力构建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入手,注重加工配送、产销对接、信息引导等农产品流通环节,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对市场前景较好,规模优势不明显的产业要将重点放在科技成果转化、新品种引进和实用技术培训上,逐步扶持发展壮大。通过科学分析,有效把握市场导向,既可以分散市场风险,引导区域产业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又能够保证贫困人口持续稳步增收。

  五是重视培育经营主体。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现代化速度日益加快,但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还局限于传统的一家一户、单打独斗模式,迫切需要加快培育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民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从分散经营走向专业化经营、从贫困落后迈向小康。新型经营主体能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保障;能够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农户形成唇齿相依的利益共同体;可以进一步丰富开发式扶贫的载体和形式,推动精准脱贫体制机制创新。我们在编制产业扶贫规划时,要把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充分调动其参与产业扶贫开发的积极性(例如:**等龙头企业对周边镇村中药材种植、植物提取产业的引导作用)。不断增强对贫困群众的辐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带动片区经济发展“龙头”力量。

  六是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我县属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之一。为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进一步加强县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县上编制了南水北调“十三五”发展规划,这次我们在编制产业扶贫规划时,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充分考虑片区的生态条件,要注重保护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加强生态修复;要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开发,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探索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的路子,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扶贫项目谋划范围

  (一)交通方面:

  以优化路网结构、提高通达程度为重点,积极谋划干线公路、县乡公路、通村公路、桥梁项目,加快道路升级改造,打通“断头路”,构建多条对外通道,改造贫苦地区机耕路等基础设施。

  (二)集镇建设

  结合镇村规划,谋划镇村道路、供水、供气、排污、排水、供电、绿化、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产品交易,农超对接等;

  (三)生态环境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水污染防治及水土保持;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点源面源污染治理;

  (四)通讯电力

  1、农村电网改造

  2、城乡邮政、通讯,宽带乡村工程建设等

  (五)移民搬迁

  (六)农业方面

  1、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2、农村能源项目。建设农村户用沼气、节柴灶、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小型沼气等,基本解决退耕农户的烧柴问题。

  3、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整村推进:粮油、设施蔬菜中药材、桔柑、猕猴桃等;支持规模种植基地和日光温室、冬暖式大棚等现代农业设施建设。

  4、畜禽良种繁育推广、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场)、特种养殖场标准化建设;

  5、依托贫苦地区自然环境,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打造一批养生、休闲、度假项目。

  (七)林业方面

  1、农民技能培训;

  2、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工程。围绕农民持续增收,发展经济林、生物质能源林等后续产业,苗木花卉、油橄榄、核桃、油牡丹等方面,扩宽退耕农民增收渠道。

  3、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4、林业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项目;

  5、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

  (八)水利方面

  农村安全饮水项目、水土保持项目、灌区节水改造、江河治理项目、水产养殖项目。

  (九)商贸流通和信息技术方面

  1、循环经济项目。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废旧资源综合利用

  2、物流园区及配送项目。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及改造配送中心、更新改造技术设备、使用先进物流技术、采用通用物流标准等项目。

  3、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项目。提供原材料采购、仓储、配送及物流供应链等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项目。

  4、物流信息化项目。重点围绕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电子商务、微商、微店等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等方面谋划项目。

  5、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可以谋划集镇蔬菜、水果、粮食、畜禽、水产品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及蔬菜直通车配送工程等项目。

  6、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支持冷库及设施设备、冷藏运输车辆、低温配送中心等。

  (十)科技方面

  1、扶贫技术服务队伍建设、科技特派员机制建设,科技推广,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

  2、光伏扶贫项目。国家能源局、国家扶贫办实施的光伏扶贫工程。支持片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增加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

  (十一)以工代赈方面

  1、乡村道路;

  2、小型农田水利;

  3、人畜饮水;

  4、基本农田;

  5、小流域治理。

  (十二)社会保障

  1、贫困地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建设;

  2、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贫困地区劳动力输出转移;

  3、贫困务工人员实用技能培训。

  (十三)社会公共服务:

  1、教育项目:

  中小学校舍建设、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学前教育建设等;围绕产教融合,可以谋划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方面项目;

  落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政策,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2、体育项目:农村休闲广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

  3、卫生项目: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等。

  4、文化广电项目:镇文体中心建设、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

  5、旅游扶贫项目:结合全域旅游开发,依托县域风景名胜区、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景点、文化遗址保护开发等,谋划配套扶贫项目。(例如:**山森林徒步探险、**河漂流、**古镇、**景观建设等)

  6、民生保障项目:镇村社区服务中心,城乡敬老院,日间照料、社会养老服务,社会救助,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等项目。

  三、产业扶贫项目运行模式

  1、龙头企业带动。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或“龙头企业+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以“产业”为主导,扶贫龙头企业整合贫困村、贫困户土地、林地等资源,建设一批规模化、高质量的生产基地,进行集约经营,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参与发展和优先务工从龙头企业获得多项收入实现“产业脱贫”;以“订单”为联结,由龙头企业和贫困村、贫困户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贫困村贫困户按照合作企业要求,提供生态优质原产品,合作企业托底收购,合作共赢,实现“订单脱贫”;以“技能”为支撑,由扶贫龙头企业根据业务需要对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后签订用工合同、安排上岗就业,在龙头企业取得劳务收入,实现“技能脱贫”。

  2、合作社互动。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贫困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贫困户以土地、山林等资源组成合作社或入股合作社,参与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县域资源优势,搭建起科研对接、企业研发、各级推广的农副产品开发体系与平台,加大绿色生态粮油、蔬菜、食用菌、林果、肉禽、水产等产品开发力度,使贫苦户在合作社产业发展中取得劳务、股权收益或分工协作经营收入,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3、能人大户联动。推行“能人大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或“能人大户+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鼓励本地群众创业兴业、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外来人员投资兴业,鼓励能人大户通过合作、入股、劳务等方式流转土地、组建合作社、成立劳务组织,吸收、组织、带领贫困户增收脱贫。

  4、全域旅游牵动。推行“景区(园区)+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或“景区(园区)+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鼓励贫困户充分利用景区园区优势,发展休闲观光、特色餐饮、工艺品制作、加工销售、商贸物流等配套服务业增收脱贫;支持没有自主生产能力或向外发展条件的贫困户通过土地、山林资源股份合作、委托经营等方式获得资产收益增收脱贫;引导乡村旅游开发公司、各类农家经营主体、能人大户优先使用贫困户劳动力参与生产经营,优先委托贫困户开展订单生产,帮助贫困户通过务工、服务等方式增收脱贫。

  5、“互联网+”推动。通过改善贫困村网络基础设施、搭建电商平台、开发电商产品、培养电商人才、畅通物流渠道等措施,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把资金、技术、管理“引进来”,把资源、产品、服务“卖出去”,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在互联网+脱贫方面,我们可以围绕信息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培育电商经营主体、开发电商产品、完善配送网络等方面谋划申报项目。

  ……(还有其他一些产业扶贫项目运行模式,鉴于时间关系,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四、产业扶贫项目的扶持重点

  1、中省预算内投资项目。这部分项目资金,集中用于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主要安排“三农”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城镇基础设施、支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创新和结构调整、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节能环保与生态建设、统筹安排中央本级建设项目等共8个方向。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支持贫困地区农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16]537号)文件精神,“十三五”时期,中省进一步加大对贫苦地区的项目资金扶持,中央预算内农林水利建设投资用于贫困地区的比重将达到40%左右。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局加大项目争跑力度,多渠道争取到位中省专项资金5000多万元。

  2、革命老区发展项目。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优势资源、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推进民生改善、促进转移就业、实施精准扶贫、创新体制机制”等8个方面,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建设基金将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我县属于川陕革命老区,目前已编制完成县区革命老区发展规划,正在密切对接省市规划,争取更多项目挤进中省计划盘子。

  3、专项基金项目:这一类项目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发行低于银行贷款利率的专项基金(使用年限20年左右)。重点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项目。要求这一类项目完成可行性论证,完成项目前期各项审批手续,具备开工条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扶持条件,通过发改部门按要求逐级上报,争取国家专项基金。2015年,国家安排了四批专项建设基金,今年,国家上半年已经安排了4000亿元。我县通过努力,已经落实专项基金8000万元。

  4、贫困户贴息贷款项目。纳入贫苦户信息管理系统的,除政府兜底外的贫苦户,符合条件的,愿意发展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旅游流通等身产经营活动的,可以申请最高5万元的贴息贷款。贷款期限最长2年,1年内年利率7.6%,1年至2年年利率7.85%,财政给予6%的贴息。

  5、扶贫互助资金。贫苦户加入农村互助协会组织。互助协会对于贫苦户发展生产创收项目的,按照一定规定和比例给予借款,用于支持贫苦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6、贫苦户生产发展项目。对建档立卡贫苦户发展传统种养业的,每户最高补助不超过5000元,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小型农副产品加工的,每户最高补助不超过10000元。

  (这里只列举了部分重点产业项目扶持政策,还有一些部门扶持政策,如果有需要的,可以会后通过我们联系部门咨询)

  五、产业扶贫项目申报管理要求

  1、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纳入我县《产业扶贫规划(2016-2018年》项目库,县上优先支持。

  2、产业扶贫项目以村为单位上报,要求项目村完成项目的可行性论证,进行国土、住建、环保、节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项目前期深化审查,经镇(办)党委、政府共同研究,行文上报相关部门和扶贫办。

  3、产业扶贫主管部门受理项目申报后,根据上报的材料,结合实际,组织各行业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论证,上报上级项目主管部门。

  4、产业扶贫项目相关镇(办)政府和村组作为项目实施单位和项目责任人,对项目工程建设质量及效益承担责任。产业扶贫项目建设计划和扶持资金下达后,聘请相关资质单位制定项目设计文件(实施方案),报相关单位审查后,遵循项目建设基本管理程序,严格履行“四制”要求(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进行施工。

  5、产业扶贫项目应实行公告公示制度。对上级批复的项目名称、实施地点、建设内容、资金额度等,项目村采取村务公开形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6、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在项目申报和管理方面,各主管部门除了执行以上规定外,还有各自的详细规定,我们在谋划项目、争取项目和实施项目时,要主动和主管部门协调沟通,快速推进项目进展,切切实实的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以上是我个人对产业扶贫项目的理解,有些内容可能与国家政策规定有所偏差,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发改局是什么单位 惠州市发改局

本文来源:https://www.myplaymate.cn/gongzuozongjie/8246.html

《[发改局是做什么的]县发改局在产业扶贫项目培训会上的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