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六篇

【www.myplaymate.cn--自我鉴定】

问题,汉语词汇。拼音:wèn tí 释义: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名】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名】关键;重要之点;【名】事故或麻烦。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篇1

  随着济南市政府经济战略的制定和调整,xx市近年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发展成绩。通过大量地区经济优势条件的挖掘和应用,以及明水经济开发区的建设,xx市县域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但是,面对丰富的区位和地域资源,xx市必须进一步加大资源开发和运用的力度,打造特色经济体系,以取得更为突出的经济发展成果,打造山东地区优秀县域经济标杆。

  一、xx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xx市作为济南市副中心城市,东连淄博,南交泰安、莱芜,地理优势显著。在2015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xx市位居第46位,也是济南唯一上榜县级市。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xx市全市生产总值833.9亿元,较2013年增长9.7%,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1.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502.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250亿元,增长幅度整体较为可观。xx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社会综合实力较强,依托省级中心济南市,xx市经济发展势头非常乐观。目前,xx市拥有100多家大型工业企业,如海尔、重汽、银鹭等国内知名企业,同时明水经济开发区内一干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较强的区域影响力。

  二、xx市县域经济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收入比重较小

  2014年,xx市地域财政总收入为62.4亿元,较上年增长3.3%,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仅为43.4亿元,国税、地税收入为55.2亿元。综合来看,xx市财政收入保持着增长趋势,但是与国内其他优秀县级市相比仍旧保持着一定差距。财政收入比重较少,暴露出xx市经济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财政收入的不足,将直接导致政府经济鼓励政策和各项经济发展战略难以落实,使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二)经济增速较为缓慢

  从xx市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是xx市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随着国内经济整体增长速度的放缓,xx市县域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疲态。特别是随着国内房地产业的低迷,以及全球经济活跃度的下降,导致工业产业发展也因此受到较大影响。xx市主要的工业企业,如海尔、重汽等一批知名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与此同时,政府对于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旅游业等产业发展缓慢,而这也严重限制了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步伐。

  (三)资源优势未充分利用

  xx市资源优势显著,无论是自然资源、区位资源还是历史文化资源都拥有着极大的开发价值。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例,xx市历史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且xx市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在国内外都拥有较强的影响力。其次,xx市境内拥有大量的古建文物及遗址保护单位,如王推官遗址、兴国寺、白云寺以及三清观等,都极具旅游价值。但是,目前xx文化旅游业整体发展趋势并不理想,大量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三、xx市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针对xx市县域经济发展,xx市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地方政府必须加强政策调整,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例如,对于工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地方政府应该适当降低企业财政负担,使企业获得更为充足的经营和发展资金,保持企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其次,xx市政府必须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支持政策和扶持计划,使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获得更为良好的发展空间,并依靠新兴产业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保持县域经济的整体良好发展势头。

  (二)加强经济结构调整

  就目前xx县域经济现状来看,第二产业仍旧是xx市的主要经济支柱。对此,xx市政府必须加强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挥第三产业影响力,提升机构合理性,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首先,政府必须明确第三产业地位,加大第三产业扶持力度。xx市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这为旅游业、住宿餐饮业以及房地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xx市政府应该根据产业具体情况,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借鉴和学习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经验,打造生态化旅游新概念,使旅游业成为xx市特色产业,并带动其他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提高地区开放水平

  地区开放水平的提高,对于xx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依托重要的区位优势,xx市应该加强对交通物流运输部门的建设,形成山东省中部物流运输中心,充分利用地域资源,提升地区开发水平。其次,xx市需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细化目标任务,明确招商方向和重点,走精准招商路线,以带动地区企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稳步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xx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注重对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和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加快特色经济建设,提高地区开发水平,以进一步提升政府财政收入,打造特色经济发展路线,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篇2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持力量,县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对社会稳定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决策权的逐步下放,县域经济规模扩大,综合实力扩大,发展步伐加快,在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xx市位于华东腹地,安徽省会、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近年来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迅速,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十二五期间,经过2011年行政区划变动,县域经济机构由三县调整为四县一市,即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巢湖市,县域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县域总量不断扩大。2015年,合肥市县域生产总额(GDP)为1863.4亿元,比2010年纯增长955.6亿元,现价增长1.95倍。

  2.县域产业结构升级。2015年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13.2:61.5:25.3,与2010年相比,一产比例下降3.8个百分点,二产、三产分别上升2.1和1.8个百分点。

  3.强调县域工业地位。截至2015年底,县域规定工业企业1543家,比2010年底增加近500家,县域规定工业增值占全市37.3%,比2010年增加2.5个百分点。

  4.县域财政快速增长。2015年县域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192.05亿元、125.18亿元,2010年的2.6倍和2.9倍,十二五的年平均增长分别为20.6%和23.3%。

  5.县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2015年,肥东、肥西两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全市平均429元和746元,2010年五县市收入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6.县域发展优于全省。2015年,县域GDP增长10.2%,超过全省县域平均增长率1.3个百分点的财政收入、规定工业增长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超过全省县域平均增长率1.9个、1.1个、0.5个百分点,五县市居民收入增长率超过全省9.3%。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很强,才能市很强。合肥市始终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重中之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肥西、肥东等县在全省排名第一,肥西县在2016中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排行榜中排名第78位,但县域整体份额低,2015年底县域户籍人口464.4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65.2%,土地面积10318平方公里,占全市90.2%,GDP占全市33.4%,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国民经济相比主要表现如下:

  1.在市内,县域间发展不平衡。从总量来看,2015年规定工业增长值最高为最低县的5.3倍,GDP、地方财政收入最高和最低差距分别为2.5倍和2.2倍,从增长率来看,GDP、地方财政收入、规定工业增长值最高和最低增长率差距分别为1个、8.4个和6个百分点。

  2、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水平较低。与合肥市产业结构(4.7:54.7:40.6)相比,县域三次产业的特点是一产过大,二产支持但优势不足,三产发展势头良好,但动力不强,不足以支持整体经济发展。

  3.融资渠道差,对外开放度低。县域财源渠道比较单一,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社会事业的资金极其有限,对外开放程度不高,2015年县域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87亿元,不足全市五分之一,外部互动力不足暴露现在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封闭,对外资金、技术、人才等不足资源的吸收能力弱。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县域经济的落后,一方面不利于改善许多农村落后的社会面貌,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对全市城市建设产生负面影响,成为制约全市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十三五时期是合肥扩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时期,建议从以下几点开始工作。

  1.大力推进四化进程,全面提高县域实力。坚持城乡统一发展,发挥农村独特优势,千方百计推进特色产业项目,为城市发展提供要素保障、资源支持和生态屏障。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积极发展环保型、科技型特色企业,按四化要求,加快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县域产业支持体系。

  2、大力推动服务业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县域三产发展滞后,新兴产业比重低,变革面临攻势,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信息咨询、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市场开拓、创业指导、对外合作等专业服务,不断为合肥速度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3.大力推进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工业主引擎。一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应加大土地整理、项目供应地,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二是合理布局,严格利用入园门槛,项目投资规模、投资强度、税收贡献、创新能力、生态环境保护等关口,有效引导项目集中在园区,生产要素集中在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企业集中发展。三是优化硬环境,实现经济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对入园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4.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现民生新突破。民营经济涉及批发、零售、餐饮、交通运输、工业、房地产、社会服务等各行各业,是提高经济总量和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发展民营经济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加大宣传发动,建立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篇3

  从古至今,县域始终是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体系中最基本的层次和最基本的单元。县积县,县积天下。郡县治,天下无治。民是邦本,县是国家的基础。安邦的困难是固本治国的困难是强基难。中国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总是把县县的发展和管理作为治国安邦最根本的工作。在当今中国,县域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营单元,是国家政策最直接的运营平台。只有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一、县域经济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1)县域经济的特点。

  县域经济与其他类型的区域经济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第二,是开放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虽然在县域行政区域长期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但并非封闭的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借助市场经济的力量,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突破人为划分的区域或边界,打破自然条件、地理交通等影响,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形成跨县域的经济合作网络、贸易集散地和某个专业生产中心。第三,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地域特征的特色地区经济。一般来说,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善的综合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县域经济具有国民经济大系统、大网络相似的综合特点,是中国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善的基本单元,具有比较独立的完整系统。另一方面,县域经济与国民经济不同。受地理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赋予、交通条件、历史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县域经济可能形成以某个产业为主体的特色经济,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应重视发挥比较优势,强调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这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二)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截至2005年底,中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划机构862个,其中市辖区852个,县级市374个,县1464个,自治县117个,区49个,自治区3个,县级特区2个,林区1个。全国县域内陆国土面积874万平方公里以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单2004统计),占全国陆国土面积的94.0%。2005年,全国县域人口达到9.18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0.24%。

  2005年,全国县域经济地区生产总额达8.81兆元,占全国GDP的48.10%县域经济GDP平均43.86亿元,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1.64亿元。

  受自然地理、历史基础和社会人文等许多条件的影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大规模地区差异,如东部地区许多县域经济规模和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百强县大部分在东部地区,也有中小规模的中心边缘差异,与中心接近或方便联系的县域经济一般发达,相反缺乏发达。根据人均GDP等人均指标,发达和不发达的县域之间的差距是十几倍到几十倍。这表明县域的问题不仅在经济指标上有量的不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发展阶段甚至扩大差距的倾向。2005年,全国县域人均GDP为9470元,全国人均GDP为14040元,百强县人均GDP为30860元。2005年全国县域人均GDP为全国67.5%的人均GDP最高的100个县域是最低县域人均GDP的16.1倍。各县域今后发展的目标是共同的,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由于脚下的起点不同,对千里之行的计划当然不同。县域经济差异性和相关县域社会差异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的重点和难点。

  二、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已被广泛认为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如下

  (一)县域经济是全民经济的基础环节。

  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微观基础,处于行政管理和政策落实的前沿,是城乡社会各种矛盾的交汇处。县是连接城乡的纽带,是中国基本的行政和经济单元。13亿人中,9亿3千万人是农村户口,同时1亿6千万人生活在2000多个县级部门的小镇上,意味着全国11亿人生活在很多县级部门。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作用。

  (二)县域经济是全国经济的弱点,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

  县域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为经济发展主体,劳动密集型产业格局面临巨大竞争压力。但同时,县域经济问题包括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的农民和大部分中小县居民的发展问题。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3)县域经济是全民经济的重要环节,是统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操作平台。

  中国。

  产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而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始终发挥着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作用。因此,县域经济是实施五个统筹战略的关键环节,是各种政策、要素、产业聚集的平台。同时,县一级作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承担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组织发展生产、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能。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好坏,关系到党的执政为民宗旨的体现,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四)县域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促进农民增收要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综合性的措施,既要靠调整农业结构、拓宽就业门路、深化改 革增收,又要靠增加投入增收;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大力拓宽农业外部的增收渠道,加大对农民的政策性扶持力度,切实减少农民收入的损失,不断增强农民增收的基础保障能力。整合这些增收的措施,县域经济是最好的载体。因为在县(市)这个层次,行政、经济、社会管理手段比较完备,具有统揽市场经济的功能;也因为资源禀赋较好,整合资源的余地较大,易于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因为人口较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较大,因而易于形成工业和农业、城镇和农村的良性发展和循环。

  三、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的初始状态不同和路径依赖惯性,相当多的县域经济在资源配置、产业集聚等方面的地位明增实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

  (一)县域经济作为中国经济中聚集诸种资源要素,最具发展潜力的基本细胞或基本单元,与缺少充满活力、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的矛盾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由长期的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状态后,支撑县域经济的两类市场主体(通过家庭经营改造的广大的新型双层经营农业单位,与适应短缺市场并填补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滞后所留下空间的乡镇企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家庭承包制农业组织在政府放松支持后并非“一包就灵”,而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深化,乡镇工业企业失去了部分原有的市场空间,已由过去的“无工不富”变为1990年代的几乎“无工不亏”,连“异军突起”代表的“苏南模式”也受到挑战,一部分以双层经营农业为主体的县域经济陷入了“农业大县、工业小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的困境。这说明,中国县域经济深深陷入了理应作为最有活力、最有潜力的基本细胞或基本单元,与基本的市场主体缺乏活力和竞争力的矛盾之中。从深层次看,这种矛盾与两个问题相联系:一是县域经济中诸种资源要素未能合理组合成新的市场主体;二是县域经济诸种资源要素中缺少高等资源要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生产要素,尤其是信息、技术、专利、品牌等是市场竞争成败的决定因素,县域经济的这一“短腿”也制约了县域经济有竞争力市场主体的发育、成长。

  (二)县级调控作为维系国家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的结合部,承担中观调控职能,与缺乏财政实力的矛盾

  县域经济的健康运行与县级中观调控承上启下的能力息息相关,而中观调控的能力首先又与县级财政能力息息相关。不可否认,县域经济在国家行政性区域经济体中层级序位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第三层级下降到第四层级,而且在县域经济内部还受到乡镇经济细分。县域经济在国家行政性区域经济体中的这一层级序位变化不仅大大削弱了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实际地位,而且大大降低了县域经济内部统筹发展的可能性。县级财政乏力以及县级调控中各种矛盾的凸现,大致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前后。一是买方市场下,在短缺经济和新旧体制夹缝中成长起来的乡镇工业企业和地方国营工业,作为县域财政大户,受国内外市场夹击,产销困难,财源锐减;二是县市机构膨胀,严重超偏,“吃财政饭”不堪重负。尤为严重的是,每进行一次县级机构改革,不是机构精简,而是导致新一轮机构膨胀,以增加非常设机构和事业单位的形式反弹,“吃财政饭”的人剧增,相当多的县域经济财政收入的增长远远赶不上财政支出的增长。三是分税制改革加剧了县级财政拮据的矛盾。就多数县(市)来讲,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突出反映在入不敷出,许多应当投入的投不了,许多该办的事没钱办。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增强,需要财政保障的支出不断增加,县一级财政压力很大,甚至有的连吃饭都难保。2005年,全国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为3293.12亿元,仅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0%多一点,但财政供养人口比例,县域占到全国供养总人口的70%。

  (三)县域经济主体仍呈传统的“二元结构”,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与整个国民经济呈新兴“三元结构”,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矛盾

  中国经济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由于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和城乡差别的存在,县域经济的工业化水平又滞后于全国经济总体水平一个档次,即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县域经济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主要标志,除指大多数县域经济人均GDP低之外,突出表现为县域经济主体仍然是传统“二元结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不是新兴的“三元结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这种传统“二元结构”与新兴“三元结构”的矛盾,是相当长时期内县域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域经济的农业受体制改革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有了较为长足的进展,但由于对外开放度不够,以及长时间的城乡隔离体制,现代信息、现代技术和现代工业对农业的改造还十分有限。加之户均耕地规模过小的制约,县域经济的农业还是小商品生产型农业或微型农业,与发达国家专业化社会化的大规模商品农业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多数地区的县域工业不仅没有完成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反而还需要“弱质”农业的反哺。县域的产业层次低,大多属于粗放型的加工业,知识、信息、技术、人力资本和企业家要素等先进生产要素在县域产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较低;县域企业集聚度差,遍地开花,这种小而散的布局使企业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无法发挥。县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化水平,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县域经济结构单一,产业、产品雷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难以在短期内抹掉。由于政策、机制、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一些原来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县(市)的工业企业,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近些年在市场竞争中有的都被淘汰。一些过去的农业大县,近几年出现了“高产不难高效难、增产不难增收难、生产不难销售难”的怪圈。此外,现行的中国城乡隔离或分割体制虽有所松动,但远不能说实现了城乡融合或城乡一体,与以往比较,至多也就是一种“城乡区别”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县域经济内部难以生长与“三元结构”相适应的劳动力、资本等诸种要素的流动机制。

  (四)县域经济作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尤其是扩大内需的重点,与国家支农不足,迟迟不能开拓农村市场的矛盾

  尽管各方面都认识到,面对经济全球化下相对经济过剩的格局,中国经济发展要注重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又要以开拓农村市场为重点。但实际上近几年中国农村市场占国内市场的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据统计,1990年以前县及县以下(县域)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都在50%以上,1990年是53.1%,往后就逐年下降,到2004年仅为34%,比历史上最高水平的1980年低31个百分点。县域居民消费长期相对处于低水平,导致了农村消费市场份额不断萎缩,直接阻碍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通过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整体,庞大的农村消费市场也因此难以启动。开拓农村市场是一个国家支农的系统工程,必须“先予之,后取之”,“多予、少取、放活”,需要国家给予包括 财力、要素、结构和制度等方面供给的强有力的外部支持,从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起,才能变潜在的农村市场为现实的农村市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县域经济未能从外部获得足够的支持,以致开拓农村市场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不是一日形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扭住经济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不放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加财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农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带农,科技兴农,基地扶农,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则应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二)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主群体的发展,激励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经济发达县(市)的实践也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成功之道。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手段,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亮特色经济。特色经济多是“块状”、“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国、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新路子。

  (四)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从中国的实践看,沿海发达县市,近10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做强城镇经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和城镇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五)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

  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看,只有坚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项目、引资金,才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为项目的竞争,谁拥有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高产品质量的项目,谁就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主动。要想靠有限的资金投入换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立足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先导,选准投入方向,避免低层次盲目重复建设。在项目建设上,政府应着力在以下几方面强化引导:引导现有企业通过联合等方式,尽最大能力加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培育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设备更新,加速产品研发作为投入重点;千方百计激活民间力量,聚集有限的资金,集中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空间大的优势项目;引导规模企业不断健全和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强化诚信意识,以良好的形象取得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更大支持。

  (六)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

  从县域经济的竞争基础来看,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中国入世后,县域经济已直接面对“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新形势,区域间争夺资源、争夺市场、争夺效益的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在竞争中把握机遇,通过自身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成为关键因素。只有着力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创造宽松的宏观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才能形成“磁场效应”,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优化环境要通过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切实从“管理企业、管理百姓”向“服务企业、服务民众”转变,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提速、审批畅通和办事高效;在服务领域上,从适应企业和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由单一进行审、批、办手续向搞好产业指导、信息咨询和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不断健全政府部门行政效能评估监督制度,从源头治理,从机制入手,坚决清除一切不利于环境发展的障碍。经济发展无尽头,创优环境无止境,如何在国家政策和发展的大环境中,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只有上下齐心,协调发展,才能使县域经济充满生机活力,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篇4

  20xx年,全省77个县(市)实现生产总值10686.58亿元,同比下降0.7%。县均GDP达到138.79亿元,较上年减少3.5亿元,超过100亿元的县(市)40个。全省77个县(市)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5%,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县域经济比重达到45.4%,高出全省水平11.6个百分点。

  一、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济增速放缓,县域经济占全省比重持续下降。20xx年县域经济占比40.8%,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比2018和2015年分别下降3.1和4.4个百分点。

  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数量少。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均只有5.5个,有44个县(市)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有15个县(市)不足2个。

  三是工业增速下降、结构不优,资源型工业偏重。全省县域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5%,超过一半的县(市)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

  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低,后续增长动力不足。全省77个县(市)固定投资同比增长1.4%,较上年回落3.1个百分点。27%的县(市)投资增速下降。

  五是县域经济实力偏弱,强县占比偏少。我省县均GDP138.79亿元,2019年陕西全国经济强县5个,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中陕西只有1个。

  二、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抓差异化特色发展,壮大县域主导产业。一要千方百计加快能源县域资源深度转化,强化科研院所协作攻关,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能矿资源县由单一支柱产业向多元支柱产业转变,由低端技术和产品向高新技术高端产品转变。制造业基础较好的县域,要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加强与中心城市大企业、大集团的协作配套,推动主导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要进一步强化农业优先发展,农产品主导县要做大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承接和引进处于生产链高端的加工产业,加快形成农业龙头企业牵引带动的产供销“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格局。

  (二)抓农业特色产业和品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县域小康社会建设,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排名长期处于后位水平,77个县(市)中没有1个县(市)人均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十分紧迫和重要。一要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积极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贮藏、包装、运输、营销等关联产业,拉长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二要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要求,采取“基地+农户+企业”的经营发展模式,促进土地入股、流转、务工等方式增收。三要提升农产品品牌意识和产品质量标准认定,下大力气把陕西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加快物流体系建设,搞好农产品网络营销,促进增产增收。

  (三)抓非公经济,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目前非公经济发展压力较大,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撑作用较小。一要进一步破解非公经济发展难题,提升县城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发挥非公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二要继续优化县域营商环境,降低门槛,最大程度降低非公经济投资创业的要素成本,为非公经济提供发展空间。三要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向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聚集,鼓励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容县貌,提高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政府要主导和鼓励园区走市场化运营模式,发挥中小企业在园区市场化运营机制上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非公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篇5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经济对社会安定稳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决策权力的逐步下放,县域经济规模扩张,综合实力壮大,发展步伐加快,在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愈加明显。

  合肥市地处华东腹地,安徽省会,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近年来经济社会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迈出坚实步伐。“十二五”期间,经2011年的"行政区划变动,县域经济单位由三县调整为四县一市,即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和巢湖市,县域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县域总量不断扩张。2015年,合肥市县域生产总值(GDP)1863.4亿元,比2010年净增加955.6亿元,现价增长1.95倍。

  2.县域产业结构升级。2015年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13.2:61.5:25.3,与2010年比,一产比重下降3.8个百分点,二产、三产分别提高2.1和1.8个百分点。

  3.县域工业地位凸显。截止2015年末,县域规上工业企业1543家,比2010年末增加近500家,县域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37.3%,比2010年提高2.5个百分点。

  4.县域财政较快增长。2015年县域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192.05亿元、125.18亿元,分别为2010年的2.6倍和2.9倍,“十二五”年均增长分别达20.6%和23.3%。

  5.县域人民生活改善。2015年,肥东、肥西两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全市平均429元和746元,2010年五县市收入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6.县域发展好于全省。2015年,县域GDP增长10.2%,高于全省县域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高于全省县域平均增速1.9个、1.1个和0.5个百分点,五县市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全省9.3%的水平。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强,才能市强。合肥市始终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且取得长足的发展,其中肥西、肥东等县在全省排名靠前,肥西县位列《2016中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排行榜》第78位,但县域整体份额偏低,2015年末县域户籍人口464.4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5.2%,土地面积10318平方公里,占全市90.2%,GDP仅占全市的33.4%,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在本市范围,县域间发展不平衡。从总量看,2015年规上工业增加值最高是最低县的5.3倍,GDP、地方财政收入最高与最低差距分别为2.5倍和2.2倍;从增速看,GDP、地方财政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最高与最低增速差距分别为1个、8.4个和6个百分点。

  2.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相对较低。与合肥市产业结构(4.7:54.7:40.6)相比,县域三次产业的特征是:一产过大,二产支撑但优势不够突出,三产虽发展势头良好,但带动力不强,不足以支撑整体经济发展。

  3.融资渠道不畅,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县域财政来源渠道比较单一,致使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社会事业的资金极为有限,对外开放程度不高,2015年县域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87亿元,不足全市的五分之一,外界互动力不足暴露出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封闭,对外来资金、技术、人才等短缺资源的吸纳能力较弱。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县域经济的落后,一方面不利于改善广大农村地区落后的社会面貌,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会对全市的城市建设造成负面影响,成为制约全市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十三五”时期是合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重要时期,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做好各项工作。

  1.大力推进“四化”进程,全面提升县域实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发挥农村独特优势,千方百计推介特色产业项目,为城市发展提供要素保障、资源支持和生态屏障。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积极发展环保型、科技型特色企业,按“四化”要求,加快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县域产业支撑体系。

  2.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县域“三产”发展滞后,新兴产业比重低,转型面临攻坚,因此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信息咨询、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市场开拓、创业辅导、对外合作等专业性服务,不断为“合肥速度”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3.大力推进“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工业主引擎。一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加大土地整理、项目供地,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二是要合理布局,严把入园门槛,严把项目投资规模、投资强度、税收贡献、创新能力、生态环保等关口,最大限度利用好土地资源,有效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特色优势产业集聚,促进企业集约集群发展。三是优化软硬环境,带动经济实现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对入园企业要想方设法进行技术改造,拉动产业升级,加快新产品的研发与投产。

  4.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现民生上的新突破。民营经济涉及到批发、零售、餐饮、交通运输、工业、房地产、社会服务等各个行业,是提升经济总量和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发展民营经济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加大宣传发动,建立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篇6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及县域监测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县域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等综合能力,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和一、二、三产业各部门。

  (二)县域监测范围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是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评价,县市和城区分别进行,全省共107个县市区,2014年为24区83县市,我市为1区(临渭区,高新区和经开区包含在临渭区)10县市(华县、潼关、大荔、合阳、澄城、蒲城、白水、富平、韩城、华阴,卤阳湖包含在蒲城);2015年为25区82县市,我市仍为1区10县市;2016年为27区80县市,我市为2区9县市,华县撤县设区成华州区,列入城区监测范围。

  (三)县域监测指标体系

  监测指标体系分经济发展指标、经济结构指标、民生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社会和谐指标五大类,其中县市93项基础指标33项考核指标,城区71项基础指标28项考核指标。指标涉及市卫计局、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市综治办、市水务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农发办、市统计局、人民银行渭南支行14个部门或单位。

  二、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十二五”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十二五”期间,全市县域经济稳步发展,2015年10个县市生产总值达到1145.62亿元,是2010年的1.83倍,其中工业增加值538.78亿元,是2010年的1.92倍,占生产总值的47.0%,较2010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2015年临渭区生产总值306.81亿元,是2010的1.77倍,其中工业增加值83.64亿元,是2010年的1.46倍,占生产总值的27.3%,较2010年下降5.7个百分点。

  2、投资规模再创新高。五年来,在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及重点项目的带动下,县域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投资总量持续扩张,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十二五”期间,10个县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46.97亿元,是“十一五”的4.39倍;临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3.71亿元,是“十一五”的3.59倍。

  3、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十二五”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各县市区紧紧围绕一系列惠民促消政策,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着力激活农村市场,挖掘消费潜力,居民消费持续升温,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十二五”期间,全市10个县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1.79亿元,是“十一五”的2.24倍;临渭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14亿元,是“十一五”的2.38倍。

  4、民营经济蓬勃发展。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各县市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加快发展,活力显现,结构趋优的发展态势。“十二五”期间,全市10个县市非公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43.6%提高到2015年的48.6%,提高了5个百分点;临渭区非公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44%提高到2015年的49.4%,提高了5.4个百分点。

  5、城乡居民收入提高。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各项惠民政策的逐步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10年11个县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不足20000元,2015年县市区均超过23000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个县市区超过5000元,为5854元,2015年11个县市区均超过7000元。

  6、财政收入继续增加。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加上价格和政策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县域财政收入持续增加。“十二五”期间,全市10个县市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15亿元,是“十一五”的2.95倍;临渭区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7.94亿元,是“十一五”的3.39倍。

  (二)“十二五”县域监测综合排位情况

  1、综合排位偏后,且呈后退之势。从下表可以看出,2011年外,其它各年排在40位以后的县市均在5个及以上,县市在全省综合排位整体偏后,且呈后退之势,2015年,我市10个县市在全省82个县市中排在60位以后的有6个(华县、潼关、大荔、合阳、澄城、白水),2010年仅大荔排60位后。临渭区2010年在全省排19位,2012年上升到13位,之后连续下降,2015年又降到19位。

  (三)2016年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6年9个县市实现生产总值1064.16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工业增加值423.74亿元,增长7.1%,非公增加值552.1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1.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2.74亿元,增长1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22亿元,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25000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8000元以上。2个区实现生产总值420.9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工业增加值139.04亿元,增长6.3%,非公增加值188.0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4.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0.82亿元,增长1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6亿元,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26000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9000元以上。

  三、县域经济发展及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县市差异较大,发展两极分化严重。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以及改革开放力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县市发展差异较大。一是从综合排位来看,2015年我市排位最好的韩城在全省排第2位,排位最差的澄城排第74位。和2014年比较,渭南进位最多的是蒲城,前进了3位,进退位居全省第21位,退位最多的是潼关,后退了17位,其次是大荔,后退了15位,退位幅度分别居全省第2位和第4位,按进退位分别居全省81位和79位。二是从经济总量来看,2015年生产总值最高的县市达311.29亿元,而最低的仅为36.55亿元,二者相差274.7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最高的县市超过18亿元,最低的刚过2亿元,相差16亿元以上。三是从发展速度来看,2015年生产总值增速最快的县市增长10.5%,最低的县市仅为6.0%,相差4.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最高的县市增长13.3%,最低的县市下降12.5%,相差悬殊。四是从2016年主要数据来看,GDP增长最快的韩城增长11.7%,最慢的华阴仅增长0.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最快的韩城增长31.6%,最慢的澄城下降30.9%,华阴下降3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韩城最高,达29784元,合阳最低,仅25495元,相差428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韩城最高,达12400元,澄城最低,仅8302元,相差4098元。

  2、发展思路不清,特色经济未成规模。一些县市对特色产业的发展没有做出规划,缺乏具体的产业政策导向,忽视区域特色经济的基础,目前各县市发展特色不明显,生产经营的基本方式仍然是以“初加工—销售”为主的粗放式经营,传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仍占渭南县域经济的主导地位,新的特色产品、优势产业不多,产品单一,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链条短,高附加值产品少,具有县域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和品牌少且规模小,经济发展缺乏特色。

  3、产业结构不优,转型升级步伐缓慢。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始积累较少,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较强,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在逐步减少,经济发展将面临资源枯竭的现实。一方面,服务业占比偏低。2015年全市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6:50.6:33.8,一产占比偏高,三产占比较全市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县域服务业发展明显不足。另一方面,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滞后。第一产业中,设施农业起步较晚,附加值偏低的种植业占比较高,工业中以资源为主的重工业占比较大,工业对资源的依赖性过强,产业链短,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传统服务业占比较多,现代服务业占比偏少。

  4、产业类重大项目少,发展资金保障不力。项目方面,一是特大项目少,特别是影响当地生产力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投资额在10亿以上的特大型项目不多,产业类的大项目就更少;二是科技项目少,普遍存在创新力度不够、科技含量不高、自主开发不强的问题,表现为自主品牌不多、终端产品不多、产品附加值不高,高新技术企业少。资金方面,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财力不足,投入主要依赖于国家政策性投资项目和招商引资,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县乡两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压力较大,用于发展的投入不足,资金缺口大,保障程度不高;二是县域企业“贷款难”和“难贷款”现象依然普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县域企业很难得到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而农村信用社又难以满足县域中小企业和农民的贷款需求。

  5、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城镇化水平整体偏低。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工业化,没有工业化发展,城镇化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工业化又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缓慢发展,使城镇化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虽然城市扩容及撤乡并镇使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从整体来看,渭南的城镇化水平依然较低。一方面,渭南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属典型的大市弱中心,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另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尚处于初期阶段,镇区规模偏小,基础服务设施相对落后,对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拉力与推力不足,城镇对农村的辐射、集聚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015年全市县市城镇化率为40.8%,较全市水平低1个百分点,10个县市中,城镇化率最高的为60.16%,其次为54.67%,其它8个县市均在40%左右,城镇化整体水平偏低。

  6、2016年度部分指标完成情况很不乐观。近两年,我市部分县市县域监测综合排位靠后,个别县市排位大幅度下降,而且从2016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来看,部分指标不理想,如,2016年全市6个县市区生产总值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5%),其中澄城仅增长1.4%,华阴仅增长0.1%;3个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其中澄城、华阴降幅超过10%;7个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较上年下降,其中6个降幅超过20%,白水降幅超过50%;3个县市区污染物排放未减反增,等等,这些都将影响2016年监测排位,受其影响,部分县市排位可能下滑,应引起高度重视。

  7、一些县市和部门对县域监测工作重视不够。一些县市领导对县域监测工作不够重视,心中无数,在县域经济发展上思路不清,放任自流。一些部门的领导对县域监测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县域监测工作是统计部门的事,和本部门没有关系,不重视监测工作;个别部门指派一些不懂业务的人员来应付,业务人员业务不精通,报表差错多;有的业务人员缺乏责任心,对数据查询不理不睬,直接影响监测工作。

  四、抓好县域监测考评工作、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夯实责任。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县域监测工作,相关部门要明确负责县域监测工作的领导和具体报表人员,并严格执行县域监测报表制度,认真填写监测报表,准确及时地上报监测报表。各县市区要认真分析本县市区在全省县域监测考评中的排位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要积极督促本县市区相关部门,认真完成县域监测报表,确保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2、建立完善制度,推进监测工作。一是建立全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协调解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搞好县域监测考评工作,推进我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建议建立全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尽快出台加强全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的意见。为了进一步搞好县域监测考评工作,实现追赶超越,建议尽快出台加强县域监测考评工作的意见,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切实加强县域监测考评工作。

  3、立足县域实际,发挥各自优势。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发展县域经济要立足县情,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少我多、人多我特上下功夫,整合利用县域内资源优势,做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从资源利用到产业发展、从城镇开发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规划体系,突出特色,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到“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做亮特色经济。

  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区域联合,努力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全力以赴抓招商、抓项目,吸引更多优势资源和资金投入,招大引强,以强带弱,以大促小,引进更多的外部资金和产业类重点项目。二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改善银企关系,规范担保行为,夯实融资平台,激活民间资本,充分发挥金融、担保、城投及民间资本的潜能,突破资金瓶颈。加快重点项目进度,对于已开工的项目,协调好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加快建设进度;对处于报批审批阶段的项目,要加快完善手续;对年内应开工而未开工的项目,要加强督查,促使其尽快开工,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6、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效益,发展与民生、环境的关系,按照根本在特色、做大在规模、做强在品牌、关键在提升的发展思路,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一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围绕农民增收,以一村一品为抓手,积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集群化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二是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县域工业的发展,要以农业为基础,依托其资源优势兼顾自身的条件与特点,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基地,彻底改变矿产资源依赖型工业发展模式。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现代交通物流、金融保险、服务外包、研发会展、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发展,重视发展文化休闲、职业培训、健身娱乐、社会养老、中介服务等生活服务业,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镇化进程。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怎么写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本文来源:https://www.myplaymate.cn/shiyongfanwen/95815.html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