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参考文献

【www.myplaymate.cn--体裁作文】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下面是我的公文网为大家带来的英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英文参考文献

  相信有不少同学碰到过,在英文学术论文中有时不得不引用到至关重要的中文文献。英文是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英文论文的形式发表,对学生学术推广和职称晋升国际交流有着深远重大的现实意义。国人在书写英文论文时,很多地方需要引用国内的数据资料,如疾病在国内的发病率,产业的统计数据等,这些资料都是以中文形式成文发表的,在英文论文写作中需要翻译成英文进行引用。

  如果没有英文引用格式,又该如何规范得引用中文文献呢?本文提供了几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方法一:现有摘要引用法。大部分的中文杂志社都要求发表文章时提供相应的题目、作者信息、摘要等内容的英文翻译,在需要将中文文献引用到英文论文中时,直接在网上搜索中文文献相应的英语摘要,导入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NoteExpress、医学文献王等)进行引用。

  方法二:自行翻译题录引用法。如果很不幸遇到了没有英文摘要的中文文章,例如十分古老或足够冷门,那就采用自行翻译题录的方法进行引用。在文献管理软件中新建一个题录,按照中文文献的题录格式,在英文题录中依次翻译相应的条目,翻译完成后保存即可按一般题录进行引用。

  我们首先要清楚,参考文献是面向读者的,是为了给读者传达文献的信息从而能让读者能够准确的容易的找到这篇参考文献。所以无论哪种方法,我们都应从这个角度出发。

  下面我们以最被认可的写作格式规范之一的APAstyle来进一步介绍 (APA也是被很多期刊使用的文章格式规范标准),这种也更适用于国际期刊。

  APA格式比较建议在引用外文参考文献时,如果是拉丁外语,则保持原始信息,但要增加题目的翻译,比如德语参考文献[2]引用方式:

  Janzen,G.,&Hawlik,M.(2005).Orientierung im  Raum:Befunde  zu Entscheidungspunkten [Orientationinspace: Findings about decisionpoints].ZeitschriftfürPsychologie,213(4),179–186.doi:10.1026/0044-3409.213.4.179.

  但如果是非拉丁语言的参考文献,比如中文,日语,韩语等,则要求按照发音翻译,题目需要英文翻译,以下面这个journalarticle为例:

  华林甫,清代以来三峡地区水旱灾害的初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1999):168–79. 

  APA格式下的引用将是:

  Hua,L.F.(1999).QingdaiyilaiSanxiadiqushuihanzaihaidechubuyanjiu[ApreliminarystudyoffloodsanddroughtsintheThreeGorgesregionsincetheQingdynasty]. Zhongguoshehuikexue,1,168–79.

  说到这里,估计有些同学又凌乱了,到底该遵守哪个标准呢?

  一些TIPS:

  1.如果中文文献自带英文引用信息,那么该怎么引用就怎么引用;

  2.如果没有英文引用信息的文献,那么首先要参考期刊的作者投稿指南里面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人家怎么要求,就怎么引;

  3.如果既没有英文引用信息,投稿的目标期刊也没明确要求,那么不妨看下这个期刊走的什么路线,是APA,还是Chicago,还是MLAstyle?确定以后按照不同style官方要求来引用就是;

  4.标题和姓名为中文、阿拉伯语、俄语等,引用前要翻译,不要把外文期刊标题译成英文。杂志名称一定要采用官方译名,杂志社官网查到的才是官方译名。另外,再完美的文献管理软件也会出错,插入引文后一定要仔细核对。

  英文参考文献

  英语论文与中文论文有一些不同,尤其一些需要标注的事项,比如参考文献、作者的署名等,与中文论文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下面我们来分别说说在英语论文写作中需要大家注意的几个部分: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识论文中引用资料的来源,是作者对他人研究成果中的理论、观点、资料和方法的引用(含直引、意引等)和借鉴,能反映一篇学术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完整性,增大论文包涵的信息,间接展示作者观点所处的位置或角度等。参考文献作为对科研成果社会影响进行统计的一项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参考文献的标注与论文的撰写一样,也应是一项十分严谨的工作,但从目前编辑部收到的稿件来看,由于作者对标注要求了解不够,提供的资料不完整、不规范、存在错漏等问题时有发现,尤其是英文参考文献的标注,不规范之处就更多,给编辑后期加工带来一定困难。而现行的国家有关文献编写与出版的标准、法规文件的规定中,有关英文参考文献标注的规定也不甚明确,因而,有必要对此加以讨论,统一认识,以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学术论文英文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按照现行规定,学术期刊中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即在文内的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同一文献在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这一规定使得所列文献简洁明了,应该引起论文作者注意。英文参考文献和中文参考文献一样,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与中文文献混合连续编码着录;英文文献用印刷体;英文书名、期刊名和报纸名等用斜体;所列项目及次序与中文文献相同,但文献类型可不标出;忌用中文叙述英文。其格式为:

  专着、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示例:[1]Day,C.,Veen,D.van,&Walraven,G.Childrenandyouthatriskandurbaneducation.Research,policyandprac-tice.Leuven/Apeldoorn:Garant.1997.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示例:[2]Driessen,G.,&VanderGrinten,M.HomelanguageproficiencyintheNetherland:TheevaluationofTurkishandMoroccanbilingualprogrammes-Acriticalreview,StudiesinEducationalEvaluation,1994,20(3):365-386.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示例:[3]Driessen,G.,Mulder,L.,&Jungbluth,P.StructuralandculturaldeterminantsofeducationalopportunitiesintheNetherlands.InS.Weil(Ed.),Rootandmigrationinglobalperspective.Jerusalem:MagnesPress.1999.pp.83-104.[5]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4]Lgnatieff,M.Keepinganoldflameburningbrightly.TheGuardian,1998-12-20(12)。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

  示例:[5]Baboescu,F.Algorithmsforfastpacketclassification.http://wwwlib.global.umi.com/dissertations/preview/3076340,2003.

  关于英文人名的标注

  现行编排规范对英文人名如何标注未作明确要求,英文人名的标注较为混乱,有标注全名的,有标注时将名缩写、姓不缩写、保持原来顺序的,还有在姓、名之间加圆点的,后者是我国翻译作品中,中文书写外国人名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其实,标注英文人名是有章可循的,在国外学术着作的参考文献中,关于人名的标注已约定俗成为一种统一的格式,即英文参考文献标注作者姓名时,要求姓在前、名在后,姓与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姓的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不大写;名用词首大写字母表示,后加缩写符号圆点,缩写符号不可省略。由于欧美国家人的姓名排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在标注时必须加以调整。如GeorgPaghetThomson,前面两个词是名,最后一个词是姓,应标注为Thomson,G.P为什么要如此标注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1.在应用计算机等信息工具进行英文文献检索时,以英文作者姓名中的姓作为依据之一,即以姓作为检索目标之一。

  2.在欧美人姓名表达含义里,姓比名的重要性更强、更正式。用姓而不是名来代表作者,还有尊重、礼貌的意味。名缩写后加缩写符号圆点,也含有正式、尊重和礼貌的意味,缩写符号不可省略。

  3.表示与平常书写姓名的不同,体现学术论文重要性、简约性和准确性的要求,符合科研论文文体风格。这种标注在英文学术着作、科技文献中已广泛采用,也容易被广大读者、作者理解、接受。

  对于复姓情况,如JoryAlbores-Saavedra等,在引用标注时,应将复姓全部写出,即Albores-Saavedra,J对于姓前带有冠词或介词的情况,如带有Mac,Le,Von,Vanden等,标注时不能省略,应同姓一起提到前面标注,如MacDonald,LaFontaina,VonEschenbach,VandenBery等。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对于北欧人常见的姓VandenBery,如Van的词首字母大写,表示它是姓的一部分,标注时应与姓一起前置;如果作者姓名书写为GrahamvandenBery,其中van的词首字母v没有大写,则表示它不是姓的一部分,姓Bery前置时,vanden仍留在原来的位置,并且不可缩写或省略,标注为Bery,G.vanden.另外,对于“姓名+学位”的情况,标注时一般把“学位”删去,不要将其误认为姓或姓的一部分.

  一个参考文献有两位或两位以上作者时,标注时除按上述要求将每位作者的姓提前书写外,作者与作者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位作者前加&符号,如示例[1],也可仅保留前三位作者,之后加etc.表示。

  关于英文参考文献发表(出版)时间标注到年的问题

  发表(出版)时间是参考文献的一项重要内容,标示引用文献发表的历史时间位置,是判断引用文献新旧的一个根据,不可遗漏。国外学术论着中参考文献的发表(出版)时间标注到年,这与我国学术论着中参考文献的标注规定相同。国外学术论着中参考文献的发表(出版)时间的标注位置有标注在作者后的情况,并加圆括号,这是因为采用了“着者-出版年”制。我国学术期刊编排规范参考文献的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发表(出版)时间标注靠后,如示例[1]、[3],应按此要求标注为是。

  英文析出文献名和原文献名的标注

  由于现行编排规范对英文析出文献和原文献的标注书写要求不够明确,目前有把析出文献名排成斜体,而把原文献名(论文集名或期刊名等)排成正体的情况。这种标注方式是不对的,混淆了析出文献名和原文献名的效力,正确的编排要求与此相反,国外的普遍作法与我国学者的论述[4]要求一致,因此这一现象值得编辑同行注意。

  英文书名在英文文章中出现有排成斜体的习惯,论文集名、期刊名或报纸名与书名效力相同,故排成斜体,析出文献名相当于书中的章节标题,不具有书名的分量,故不可排成斜体。

  在标注原文献名及作者时,原文献多指论文集或与之类似的着作,英文标注习惯上在编着者名前加词首字母大写的介词In,作者姓名前后次序不作调整,名缩写为词首大写字母,后加缩写符号圆点,姓完整标出,不缩写。作者后加编者一词的缩写形式及缩写符号圆点,词首字母大写,外加圆括号,如标注为InS.Weil(Ed.),如示例[3].然后斜体标注原文献题名,后加注出版年,起至页码的缩写形式pp.和析出文献的起至页码。当原文献有两位或两位以上作者时,作者姓名同上述情况一样,前后次序不作调整,分别标出,编者一词缩写用复数形式Eds.,如InL.Eedering,&P.Leseman(Eds.)。

  文献类型不宜标出。文献类型是我国编排规范制定的标注要求,国外并未采用。在中文中标注醒目、自然,在英文中此一项目的标注容易产生误解和干扰。如果是为方便计算机在检索或统计时辨识,是技术上的要求,那么就应当统一要求标注,从“可不标出”来看,尚未有技术上的要求。因而,文献类型在英文参考文献中不作标注为妥。

  出版地和出版社(商)的标注

  出版地和出版社(商)是参考文献的重要内容,标示版权信息,不可遗漏或省略。我国一部着作一般由一家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出版地一般也就比较明确为出版社所在的城市。国外情况就比较复杂了,由于市场经济高度成熟,语言通用程度高,着作权被普遍保护等原因,一部着作可能由不止一家出版社(商)合作出版发行,出版地也可能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城市。当出版地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出版社(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应当一一标出,中间用斜杠分开。如Amsterdam/Philadephia:Ben-jamins,又如DenHaag:Sdu/DOP出版地一般是出版社(商)所在的城市,标注城市名,不可标注为国家名。

  英文参考文献

                   [1]T.PaulayandJ.R.Binney.DiagonallyReinforcedcouplingbeamsofshearWalls[S].ACISpecialPublication42,Detroit,1974,2:579-598

  [2]LamWY,SuRKL,PamHJ.Experimentalstudyofplate-reinforcedcompositedeepcouplingbeams[J].StructuralDesignTallSpecialBuilding,2009(18):235-257

  [3]ACI318-02:BuildingCodeRequirementsforStructuralConcrete,ACI318R-02:Commentary,AnACIStandard,reportedbyACICom-mittee318,AmericanConceteInstitute,2002

  [4]SiuWH,SuRKL.Effectsofplastichingesonpartialinteractionbehaviourofboltedside-platedbeams[J].JournalofConstructionSteelResearch,2010,66(5):622-633

  [5]XieQ.Stateoftheartofbuckling-restrainedbracesinAsia[J].JournalofConstructionSteelResearch,2005,61(6):727-748

  [6]KimJ,ChouH.Behavioranddesignofstructureswithbuckling-restrainedbraces[J].StructuralEngineering,2004,26(6):693-706

  [7]TsaiKC,LaiJW.Astudyofbucklingrestrainedseismicbracedframe[J].StructuralEngineering,ChineseSocietyofStructuralEngineering,2002,17(2):3-32

  [8]PatrickJ.Fortney,BahremM.Shahrooz,GianA.Rassati.Large-ScaleTestingofaReplaceable“Fuse”SteelCouplingBeam[J].JournalofStructuralEngineering.DECEMBER2007:1801-1807

  [9]QihongZhao.CyclicBehavioroftraditionalandInnovativeCompositeShearWalls[J].JournalofStructuralEngineering,Feb.2004:271-284



本文来源:https://www.myplaymate.cn/zuowendaquan/25397.html

《英文参考文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