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读后感3000字|孟子读后感

【www.myplaymate.cn--读后感】

通过诵读《孟子》,才发现孟子的高明之处和他不平凡的人生。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孟子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孟子读后感

  我们都知道,在政治思想中,《孟子》中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同时推行“仁政”,重教化;在教育思想方面提倡顺应天性、专心致志并循序渐进;在文艺思想方面,鼓励提高鉴赏能力和自我修养,并主张文艺应服从于政治教化的需要;而在哲学思想方面,孟子是儒家学派第一个提出系统的人性理论的人,性善论也是孟子道德哲学的核心内容,由此构建起他的心性之学的思想体系。即“尽心知性”,“尽心”即把人的本性中的恻隐之心、羞辱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到极致;所谓“知性”,即指对本性中的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并且付诸实践。简而言之,孟子的心性之学的根本目的是塑造理想人格。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孟子性善论的基本观点包括:第一,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这个本性是以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为内容的社会属性,而非与禽兽无别的自然属性。第二,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与生俱来的,而非后天形成。第三,“人皆有之”的善性,起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然而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才能发展成为完美的道德。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发展了心性之学。

  在《公孙丑·上》的篇章中,用关于小孩突然掉入井里每个人都自然而然地产生惊骇、同情的心情的故事说明了每个人都有同情之心,羞辱之心、退让之心、是非之心。再通过阐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辱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有了这四种萌芽在身上,就应该懂得把他们都扩充起来。

  孟子的“性本善”的道理很简单,其目的也是为了唤醒我们的善心,探索自己、反思自己并发现自己,尽力行善。但是既然每个人都有善心为何还有那么多因人不善而造成的悲剧?孟子也回答了这个问题,人之所以不善,并不是天生导致的,而是受环境影响,被外界污染。即由于环境影响了他们的心----“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其所以放其良心者”----才会变成这样的。但是外界是没有善恶之分的,那么人的后天的“恶”的根源到底是哪里呢?因为孟子没有继续论证恶的根源,然而恶又是存在的,所以就不能否认恶在人性中的存在。

  其实,我认为经济学的前提就说明了即人是理性的,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以为自我服务为目的的。虽然这个假设并不与性善论相直接矛盾,但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与他人利益交叉重合、恶性竞争和零和博弈的过程,所以也不能否认这个天然属性,其实也是人恶的行为的根源。这也正是为什么需要现实社会秩序和法律制度来规范每一个人。

  本性善恶的话题,中外古人都有所提及,但往往各执一词,其实善恶兼具,但表达有所不同,这样的提法,虽然比较中庸,但也比较能解释很多问题。人性善恶兼具,有些人的某些恶基因表达的得比较强烈,不好的文化对恶基因起促动作用,就会导致后天罪恶的形成。

  我认为,在我们能够努力的范围内,就是正视我们的人性,其善恶交融的本性。在价值观和基本社会伦理道德方面,我们只有一直在努力,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完全主导,因为人的思想个体性非常强,正因为如此,才有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所以我们所做的只是在某方面进行引导。然而对于人的引导,对人性善的激发,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而不是纯粹的父母给的环境,社会氛围等等。

  孟子读后感

  在孟子一派高蹈的道德主义游扬雄肆之下,田辟疆先生终于被“就其所欲,引归正路”的诱导之法给厌腻了,按捺不住,玩了一把“无厘头”,堵住自认为司先天教化之职的孟轲之嘴。以至说出“寡人好勇”“寡人好货”“寡人好色”这等不入大雅之堂的野狐禅论,无稽荒谬之谈,有损世道人心的形象自此确立,直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一个活生生的“痞气市侩”形象由纸端昭然若揭,让人在感叹其锥处囊中之余,更加在对比衬托中歆羡孟子的傲岸雄逸,噫,此等真君子,不愧人中之龙也,怀才不遇,何其叹哉!

  然而,对于批判齐宣王的整合工作,却不是我等讲求精神独立的读书人所稀罕的。我所关注的事情,是通过浩浩巍巍的社会时代背景,与人物的身份立场、所处的文化环境,以及说话者一字、一叹中所蕴含的心理动机,从而发掘出齐宣王据有此等言语的精神、情感内涵。一言以蔽之,由表及里,细处落墨,由“顾左右而言他”中发掘出人性的微妙点滴。

  首先可以观照一下齐地的文化风俗。古代齐国的疆域,东临大海,西到黄河,南有泰山,北至无棣水,大约相当于今之山东半岛,唐后称登、莱二洲。孕育在海洋沿岸的齐国,在借鉴中原文明的周礼同时,更较多的保留了东夷人的习俗,盛行厚葬之风,注重礼乐陶冶与潜移默化,传统礼乐意识的淡薄和市井娱乐功能的标扬,移风易俗且彰显了泱泱大国的地方风范。“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崇尚武勇、矜于功名、舒缓阔达的性格便镶嵌进齐人的骨髓。

  此等文化土壤孕育下的齐宣王自然与时代环境珠联璧合,与强调道德性的鲁文化相迥异,自将本能之动物性倾泻在武力征伐之上,怀有的是智者以霸道术势问鼎中原、图谋天下的宏愿。天生的立场、价值取向就与孟子拉开了界限,在势同水火、诸侯雄起并立的巅峰对决时代,讲究仁义、心性的学说根本满足不了霸术统治者所向披靡的意志倾向。所谓“以大事小”的仁者道德学说又岂能阻挡其蠢蠢欲动的扩张心灵。“畏天之威,于时保之”,此“天”自然并非单纯意义的上天,而包括人事的斟酌——仁厚迂阔的涵养精神在内。齐宣王虽有从善如流的领导风度,眉心微微一蹙,此间不耐,已在“大哉言矣”中毕现无疑。“寡人有疾,寡人好勇”,便是深受齐文化熏陶的齐宣王抛出的一个撒手锏,潜台词兴许是,你个老朽,暂时歇歇吧,听你唠叨此等迂腐无当之言语,未若传召宫廷乐师三千。不想孟子滔滔不绝,因势利导,表面顺势随波,实则纵横捭阖之中,早已进入王道仁政之教化——心智一轱辘间便偷换了概念。

  后来的一番对话,就更有意思了。一招太极拳,顿时又被孟子的一番狡猾高妙化为无形。在孟子要求他怜恤鳏寡孤独之时,这可了不得,抚恤费还得出自自家腰包,有损国力之外换来的不过仁义虚名,心痛淋漓之余还不利于开疆辟壤、一马平川夺取至尊天下。“寡人好货”,所隐含的是掠夺财富的个人欲望,以及运筹帷幄的功利心理追求。此时的他就像杂货铺的老板一样,将点滴怀揣在怀,唯恐神偷手掠去也。

  而当孟子“夸夸其谈”,希冀齐宣王以一人之心推千万人之心善待百姓之时,杀手锏再度甩出来了,估计他此时眼波流转,对着馊朽老头眨巴了一下眼,“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哈哈,你这满口不离纲常伦理、藏富于民的正人君子,心理防线该当被寡人彻底击垮了吧?读文至此,忍俊不禁,千古悠悠,碧落黄泉,如此率真可爱的王侯似乎只能是“天上有一、世间无双”了吧,无厘头的“痞气”之下,埋藏着的是好勇尚义的真性情啊,“声色货利”,本是人性追逐的华丽丽,也是实现社会文明化的物质载体。只有在海洋化文明充裕的齐国地带,才有冲破主流道德藩篱的任真之语。试问古往今来,谁人不好色?除去心智一片混沌微茫的懵懂之徒,亦或一脉僧侣超脱的无嗅无欲,“食色,性也”,也算作是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有人云,齐宣王娶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丑女钟无盐为后,焉有好色之理?小子言曰:非也,非也。大多数情况下,齐宣王乃理智尤佳、分毫不差之辈,娶钟无盐主要基于敬重爱惜之心理,齐国的象征、符号也好,田辟疆的导师、心腹、贤内助也罢,端的是雄起奋进之心,而非任情任性之倾慕,而“好色”一项,该当与后者挂钩,自不像“好德”一般,出于后天排除本能消极性的理智追求。人是性灵的尤物,为了齐宣王娶钟无盐的“佳绩”,而为其“好色”言语作开脱别解,实是舍本逐末,诬蔑了古人的一番纯粹性也。“没有情欲,世间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不可能成功”,黑格尔如是言语。特洛伊战争为的还是一个“色”字,归根结底。只不过“情欲”的境界高于赤裸裸的好色之欲罢了,然而两者绝然不可分。不做作、不推卸、敢于不回避内心的原始欲望,正是齐宣王的出类拔俗之处,爱好文艺音乐的他在某种程度上也算个性情中人,而性情中人的原则之一便是不愿以缰辔之束套,夺分背交颈之逸足的欢喜。

  齐宣王其实未尝不认识到自己的本性,缺陷是无法抗拒的存在,遵从的自不是亚圣人的生命逻辑。他似乎也知道“人欲”潜伏的危机性与存在的不可救药性,然而“好勇”、“好货”,必然是推动其在逐鹿中开阖迂回的强劲精神力量,“好色”一说,更是根深蒂固、不可磨灭的“劣根性”。孟子擅长在迂回有致中布置一番仁义心性的大图景,对于此番不言而喻的理想主义演说词,齐宣王亦不过是无政治必要时定然封存闲置而已。

  孟子读后感

  传统文化知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宝藏。它集中了古代圣人的智慧。在历史遗留下来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许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可是,在这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传统文化知识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对我们青少年来说是责无旁贷的。

  历史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有许多。这些著作中所蕴含的理念是我们所追寻的。它们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教会我们许许多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做人的最基本准则。《孟子》一书就是传统文化知识的精髓。我读了它,从中学会许多为人处世之道。我要学为自己所用,并把它发扬光大。

  《孟子》教会了我们孝顺。《孟子》一书中言“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他主张的本质上是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友爱。这种道德理论正是我们所崇尚的。可是现在的社会,新闻媒体曝光的因为父母年老而嫌弃自己父母是拖累而将他们赶出家门的例子比比皆是。曾有报道称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因为不务正业而单身着,他的八十多岁老母亲为其担忧而不与小儿子进城享福。因为该男子喜欢嗜酒,有一回醉酒回来后,殴打自己的老母亲,并将其把她赶进厨房做饭。但老人因年老体衰,并且身上全是伤,摔倒在厨房里。那时正值冬天,老人被活活冻死在厨房里。该事件被报道出来后,引起社会的关注,许多人为此感到心寒。在这个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着一颗向善的心。一个人,他如果想存在于这个社会,在这个社会立足,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保持着一颗向善的心。我们也要保持有一颗孝顺的心。“百善孝为先”,这是最基本的做人准则。

  《孟子》提醒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寡人之于国也》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其中就蕴含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时刻提醒着我们: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反观现在的社会,在利益的重熏下,人类大量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沙漠化。工业污水的排放和人类不知节制的捕鱼,造成了生物鱼类的灭绝,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样我们又怎样进行可持续呢?难道这不令我们反思吗?有句俗语“金山银山,不比绿水青山”这就体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如果环境破坏了,就算我们有再多的财富也找不回以前的青山绿水。

  阅读经典书籍,传承孟子的思想理念是我们青少年的责任。但是在这信息化时代,又有多少人可以去阅读那经典文化?许多年轻人只是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多少人时刻放不下手机,只是为了刷微博,刷刷微信朋友圈。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放下手中的手机,离开眼前的电脑。捧起曾经远离我们的那一本本经典书籍。重新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的殿堂吧!

  阅读经典书籍,传承经典文明,弘扬传统文化。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可使我们变成一个品学兼优的人,社会也会因此更美好,更和谐。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应做的事。



本文来源:https://www.myplaymate.cn/zuowendaquan/21721.html

《孟子读后感3000字|孟子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请登录

注册会员,全站海量内容免费下载

登录注册会员

《孟子读后感3000字|孟子读后感.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